包头市九原区哈林格尔镇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机构设置“科学化”、运行效率“高效化”、干部服务“零距离”,群众办事“无障碍”,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一是紧抓改革机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紧紧围绕建设“自治区经济发达镇”,以服务工业园区为核心,推动现代农牧旅游业融合发展和保障工业后勤服务“两翼”齐飞,推进经济活力焕新、生态环境焕新、幸福指数焕新,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现代化和经济外向化战略,促进项目进展大突破、园区企业大发展、人居环境大变化、社会安定大团结、经济指数大提升。深度融合一、二、三产业,持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项目征拆、产业发展、生态治理、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镇域经济社会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市优质农畜产品重要承载地,成为保障“三个承载地、一个新平台”稳定发展的“大后方”和市民休闲娱乐度假的后花园。同时,多次作为示范点迎接了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领导调研考察,2021年内蒙古电视台对哈林格尔镇试点改革工作成效进行了宣传报道。
二是深化赋权扩能,行政执法效能倍增。规范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机构设置,优化人员配备、业务技能、执法装备、建章立制等事项,全面提升综合执法软实力和硬实力,稳步承接上级赋予哈林格尔镇的51项关于行政处罚权力事项,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实施执法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建立“网格掌握、网格落实、网格解决”,积极构建“全覆盖、无缝隙”的管理网络。实现“地+空”全覆盖、无死角巡查,借助无人机,补齐传统地面巡查的“短板”,严厉打击违法建设行为,力求做到“发现一处,处理一处”。利用“线上+“线下”城市执法管理办法,加强农村村容村貌管理。3年以来,累计拆除违法建设31处,土地执法图斑消除150个,整改清理砂石料渣土约320000立方米,清理水泥硬化约8200平方米,拆除房屋约4000㎡。清理生活垃圾9000立方米,清理建筑垃圾约130000立方米、渣土约140000立方米、杂草树叶800余吨。整治流动摊贩3000余处、店外堆放1500余处、三乱小广告2000余处,制止禁烧秸杆行为150余起,办结8起行政处罚案件。实现在环境整治、违章管控等多个领域高效执法。
三是突出创新理念,社会治理规范有序。哈林格尔镇牢固树立“全镇一盘棋”思想,扎实推进镇村基层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汇聚共治共建合力,走出一条具有哈林格尔特色的“一个核心(党委为核心)、一套机制(政府主体)、三支队伍(平安建设办、司法所、各村级组织)、一个平台(社会治理中心)、一份保障(保障人民权益)”的“11311”市域治理机制。围绕“11311”治理机制,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掌稳市域社会治理“方向盘”,构建党委领导、包村领导负责、平安建设办牵头、业务科室助推、村书记及业务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的共治共建模式,实现平安哈林、法治哈林、文明哈林融合共建。二是坚持发展强基,筑牢社会治安“防火墙”。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用好综治网格员队伍,按照“条块结合、块状为主”的排查方式,妥善化解重点信访矛盾隐患,使得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率达到100%。三是围绕短板强举措,织密基层治理“安全网”。全面落实平安建设责任制,大力开展社会治理专题线上线下培训,把安全生产工作常抓在手,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四是围绕提质增效,建强社会治理“前哨站”。探索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建立健全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规范设置村规民约,设立文明超市,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常态化开展道德评议及“文明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形成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是坚持问题导向,服务群众效能稳步提升。强化整合便民服务窗口和功能,设置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按照受理、勘查、审批三分离模式,整合现有“业务流”和“信息流”,打破原有分部门、分类型运行的“小闭环”受理审批模式,重新划分行政审批窗口、社会事务窗口、帮办代办咨询投诉窗口、党员服务窗口,稳步承接下放的13项权力事项,为党员群众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基本实现“马上办、一站式办理”的目标。自党群服务中心成立以来,依托“百名干部入万户访民情集民意”活动”,共为35258名群众办理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共收缴保费2000余万元,发放重点优抚对象慰问金、现役军人家属优待金共计200余万元,制作发放便民服务卡和各类宣传材料5000多份张,解决各类民生问题120余个,提升了基层政府服务水平和公信力。
拟稿:张文萱
一审:梁艳丽
二审:李浩磊
三审:崔 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