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机构编制网
当前位置:

石拐区委编办创新“三项机制” 为打造教育事业发展高地提供编制保障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事业,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石拐区委编办加大编制统筹力度,创新“三项机制”,认真做好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工作,为打造教育高地打实基础。


  建立预警提示机制,完善教师编制系统管理。按照“学校挖潜、县域调剂、市级统筹”的原则,在编委批准的编制总量内,定期梳理全区教育系统编制人员年龄阶层,动态监测待列编、待消编、拟退休情况,根据编制增减趋势,测算中小学编制可使用量及预留存量。在每年9月开学季,第一时间向教育主管部门进行预警告知,提示其科学合理制定用编计划,结合开学班级数增减、教学需要、教师退休等情况做好分配使用工作,提前进行编制总量及余量分析测算,做到动向清、底数明,提高编制使用的前瞻性。


  建立动态补充机制,优化师资队伍资源配置。石拐区委编办坚持问题导向,会同教育主管部门积极稳妥解决石拐区中小学教师用编遗留问题,通过摸底调研、审核认定、职业能力测试、审批备案等程序,有序办理人事编制手续,确保教师队伍稳定。为逐步缓解教师老龄化及教师老、中、青年龄结构断层问题,近五年分阶段、分科目为教育系统上报公开招聘教师用编计划70余名。针对石拐区中小学教师无双一流院校、教育部直属六大师范院校教师问题,2024年计划上报人才引进方式补充教师数名,充分发挥机构编制源头管控、科学配置作用,释放教师编制资源内部活力。


  建立监督联动机制,规范教育系统科学用编。建立日常监督联动机制,有效发挥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监测作用,加强与组织、人社、财政部门的沟通对接,实时掌握教育系统编内、编外人员变动情况,通过定期监测尽早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将教育编制工作情况和纪律要求执行情况纳入区委巡察、专项考核、“吃空饷”专项检查等监督范围,进一步健全机构编制核查制度,有效发挥监督作用,为地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拟稿:王 颖

一审:卢日星

二审:李浩磊

三审:崔 旺


兴安盟机构编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