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石拐区委编办立足地区转型发展定位,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推动机构编制工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激发动力、蓄能聚力、增添活力。
坚持问题导向,激发动力,在巩固各项改革成果上再发力。一是进一步完善苏木乡镇和街道职能体系,先后分两次向基层下放行政权力89项,共梳理公布苏木镇街道职责事项清单152项,区直部门与苏木镇街道共同承担责任事项清单221项,制定了《石拐区苏木镇街道职责准入制度》,进一步明确苏木镇和街道职责定位,厘清区级部门与苏木镇街道职责关系,规范基层属地管理责任,确保下放的权力放得“下”、接得“稳”、落得“实”。二是以提升服务为出发点,以“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为目标,扎实开展优化职能职责、优化工作流程“两优”行动。全区9家区委部门、29家政府部门优化外部事项206项,内部事项62项,简化比例分别为70%、33%,持续推动办事流程再优化、业务办理再提速、服务效能再提升。三是围绕党政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综合行政执法领域等改革重大工作部署,深入开展多轮调研和“回头看”,详细了解改革后各部门机构挂牌、职责划转、领导配备、人员转隶等情况,查找和梳理存在的问题,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边查边改、即知即改,持续巩固各项改革成果。
坚持目标导向,蓄能聚力,在优化编制资源配置上再提升。一是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思路,全面提升编制使用效率,结合各项改革任务进一步整合编制资源,在不突破核定的编制总量前提下,加大编制动态调整力度。二是充分发挥用编进人计划的调控作用,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编制资源保障,以提高人员素质、优化队伍结构为重点,加大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力度。近3年来,通过公开招考、人才引进、区外调入等方式补充行政编制人员36名,事业编制人员178名。三是将有限编制资源重点向经济社会发展急需领域和基层一线倾斜,加强经济、教育、民生等领域编制资源保障,促进编制管理和用人需求总休平衡,切实服务全区发展需要。
坚持结果导向,增添活力,在建立健全监管体系上再创新。一是强化动态管理,依托实名制系统按月、按季进行数据比对,全面核查了解机构、编制、实有人员等情况,对一些重点领域进行重点分析,立足数据做好编制调整工作。二是强化刚性约束,利用专项调研、谈话了解、实地走访等形式,将机构编制监督检查与实名制管理、机构职能运行情况、事业单位“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等相结合,对部门执行“三定”规定、年报公示等情况开展日常监管,紧盯关键环节,堵住过程漏洞,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监督检查效能。三是强化结果运用,建立健全机构编制与巡察、组织、人社、财政等多部门联席制度,将监督检查结果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并与干部选任、用编进人等机构编制调整事项挂钩,形成强有力的监督检查力量,切实维护机构编制的严肃性、准确性和权威性。
拟稿:张鹿楠
一审:钱智卿
二审:李浩磊
三审:崔 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