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机构编制网
当前位置:

包头市坚持市区联动同向发力
全方位多元化提升机构编制服务效能

  包头市委编办聚焦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强化业务指导,健全体制机制,坚持上下协同,合力破题解难,加强监督管理,拓展改革成果,不断发挥职能作用,提升服务效能,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


  厘清职责,健全体制机制。一是健全工作机制。牢固树立全市机构编制工作“一盘棋”思想,在重大体制机制改革和重点工作任务中,明确市级牵头抓总、统筹谋划、督促落实和旗县区主动作为、精心组织、规范实施职能作用,建立健全“事前协调联动、事中严格审批、事后跟踪监管”机制,努力形成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二是加强业务指导。利用专项调研、专题培训、视频讲解等多种方式,对政治性、政策性、业务性较强的机构编制事项及时进行深入解读和耐心讲解,做到统一标准、统一步调、统筹推进。抽调旗县区业务骨干到办内参与重要工作,以上带下,以干代训,切实提升基层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三是放权赋能增效。扎实开展优化职能职责、优化工作流程“两优”行动,认真梳理上下级之间业务对接和工作关系,聚焦“规范、精减、提速”目标,将办理渠道向下延伸,审慎向旗县区下放“科级部门撤一设一”等机构编制权限3项,加强流程节点管控,持续为基层放权赋能,推进权责清晰一致,规范高效运行。


  上下协同,合力攻坚克难。一是坚持目标导向。深入落实党中央“大兴调查研究”决策部署,赴各旗县区针对党政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等方面开展深入调研,着重对普遍性问题进行精准分析,探索破解路径,谋划思路举措,为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夯实基础。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市区两级打破业务壁垒和层级约束,实行集中会商、联合攻关、协同发力,紧盯全市打造教育高地目标,召开座谈会议,精准掌握实情,因地制宜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工作台账,明确目标时限,充分发挥编制周转池作用,及时疏通难点堵点问题,确保高效率推进、高质量彻底解决教师编制遗留问题。三是坚持结果导向。认真贯彻自治区关于压减综合执法队伍规模决策部署,积极探索“减少层级、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综合设置执法队伍的实现路径、工作机构和保障措施,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着力构筑规模适度、职能科学、运转高效的综合行政执法新格局。


  强化服务,提升监管效能。一是坚持服务保障。当好“服务员”,控制管好盘活机构编制资源,努力解决好严管严控机构编制与地区高质量发展需求的矛盾,在不断挖潜创新上下功夫,加大统筹力度,通过科学设置机构、保障编制需求等方式给予旗县区最大政策支持,夯实机构编制基础。二是坚持严格审核。当好“守门员”,严格按照编委工作规则和编办工作细则,对旗县区重大体制机制和职能编制调整进行稳慎审核审批,协助办理疑难机构编制事项,对手续、要件缺失的及时予以告知、明确要求,对不予受理的事项尽早反馈,提出办理意见建议,持续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能。三是坚持实时监管。当好“管理员”,充分利用横向联通到市直机关、直属事业单位,纵向贯通到旗县区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掌握各类机构编制人员增减变化情况,对旗县区报送的各类机构编制业务事项进行数据比对、清理盘点、汇总核实,实现数据互联共享,形成监管合力,打通机构编制管理服务“最后一公里”,推动各类机构编制事项落地落细落实。


拟稿:赵 辉

一审:张瑞卿

二审:李浩磊

三审:崔 旺

兴安盟机构编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