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红船忆初心,铭记百年党史征程;西子湖畔心心相融,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上共享伟大祖国荣光;参加国家民委组织的座谈会,畅谈发展变化,为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目光所及是新时代的伟大成就,走过的每一步都是光辉历史的注脚。通过参观考察,各族代表进一步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进一步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汇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初秋,浙江嘉兴南湖湖畔,轻烟拂渚,一艘醒目的红船停泊在湖面,一段高亢的歌声在低垂的绿柳间回荡。“幸福生活来自于,百年前的党一大。如果没有共产党,就无如今好生活……”
抬眼望去,一位大叔,头戴白毡帽,手持柯尔克孜族特有的古老乐器——库姆孜,在红船边弹唱,人群自发地聚拢过来,掌声、叫好声交织在一起。原来,歌者是亮出党员徽章的新疆大叔阿布都加帕尔·猛德,这是他第一次来到红船起航地,一首《共产党的功绩》是“党徽大叔”献上的原创歌曲。“瞻仰红船,我更加体会到建党的艰辛,是共产党带领我们牧民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好日子。”他说,很感恩能成为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的一员,倍感骄傲自豪和责任重大,今后要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与各族群众同心协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驻足在南湖革命纪念馆,代表们聆听讲解,仿佛走进那段风云动荡的历史,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栉风沐雨、披荆斩棘的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曾把‘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维吾尔族代表巴哈德·卡德尔说,今天我们弘扬“红船精神”,就是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信心,团结奋斗。 在庄严的天安门广场上,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寄托全体中华儿女对英烈的深情追思;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敲响和平之钟,铭记苦难历史……代表们被带回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烽火岁月,重温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英勇抗战的伟大精神。从警25载,回族代表、新疆巴州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平龙对如今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深有感触,“饮水思源,缅怀英烈,不仅是为了铭记来时的路,更是为了走好当下的路、照亮前行的路。我们应当汲取前进力量,以强烈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履职尽责,时刻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以昂扬姿态奋进新征程。” 进入良渚博物院,映入眼帘的便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这几个大字,当刻符黑陶罐、玉琮、良渚神鸟这些印证古老文明的镇馆之宝一一出现,“良渚”在代表们眼中的轮廓也逐渐清晰起来。 “中华文化真是源远流长,极大地坚定了我的文化自信。”赫哲族代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赫哲族伊玛堪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卢艳华说,“良渚之光照耀着亚运之美!这启示我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以增强文化认同为纽带,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人心凝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此次参观团的重要行程——代表们与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内的一件件文物,“对谈”千年运河的悠远历史;探访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见证中华文明的“金种子”被保藏、传承;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以下简称“铸牢展”)1500余件体现“四个共同”的文物古籍中,探寻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历史,树牢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行走在铸牢展展厅,我仿佛徜徉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一件件青铜器玉器、片片竹简木牍,诉说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让我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密切联系。”哈萨克族代表库来西·依布拉音是陕西省“同心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室主持人,多年来,她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立德树人全过程。“文物古籍是思想政治工作珍贵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素材。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将结合课程具体内容,寻找相匹配的文物古籍资源,在知识传授中贯穿价值引领和价值塑造,不断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感染力、说服力、吸引力,引导青年学子与祖国同心同行、同频共振。”库来西·依布拉音说。再美好的团聚总有离别的时刻,10月1日,参观团活动进入尾声,“感谢国家民委给我们创造了这次交往交流交融的好机会,让我们结识了好友,留下了这么多美好的回忆。”“回到岗位后,我会大力弘扬爱国守边精神,鼓励各族群众像格桑花一样扎根边陲、守护好神圣国土、建设好幸福家园。”“我将精进医术、丰富临床经验,继续为各族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切实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走出去、学回来,带着祝福带着回忆,参观团成员们踏上归途,彼此约定,期待下一次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