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镇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石,作为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和前沿阵地,深化街镇管理体制改革,是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必然要求。青山区委编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各级党委“大抓基层”、加强和改进基层治理的工作要求,不折不扣推动街镇改革,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
一、精简优化机构设置,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本次街镇改革聚焦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等主要职能,按照优化协同高效的原则,采取“应设和自主选设”相结合的方式设置内设机构。一是统一设置党的建设办公室,将涉及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职责纳入党的建设办公室,明确具体多项职责,贯彻“大党建”理念,优化调整党建办公室职能体系,切实将基层党建工作“统”起来,加强党对基层治理各方面的全面领导,确保基层治理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推进。二是进一步强化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关职责、提升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为10个街镇的内设机构“社会治理办公室(应急管理办公室)”统一加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牌子。
二、科学统筹编制资源,充实基层工作力量
合理调配编制总量。结合实际,根据街镇应核定编制规模,按照一般不超过15%的调整幅度,对编制分配进行差异化、精细化核定。2024年4月,重新核定青山区街镇行政、事业编制,将上级下达的267名行政编制和386名事业编制全部分配到各街镇,街镇行政、事业编制总量增幅分别达到了103.8%、61.5%,精准调整优化编制资源,避免“一刀切”,确保编制配备与职能任务、实际需求相匹配,提高了编制使用效率,极大保障了基层一线工作力量,推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高效运行。
三、厘清职责事项边界,健全基层职责体系
一是为10个街镇及所属事业单位重新编制“三定”批复,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相关内容写入“三定”规定。二是2024年上半年,在多次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内蒙古自治区苏木乡镇和街道职责事项指导目录》内容梳理细化,结合我区实际,删去1项事项(配合做好强边固防相关工作)、调整30项事项内容,“一地一策”建立了街道98项、镇147项的各街镇《职责事项清单》,并在政府门户网站上进行公示。5月15日,与区委组织部、区司法局、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联合印发《青山区镇和街道职责准入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街镇职责准入原则、程序及保障措施,规范了基层属地管理责任。三是2024年10月,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进基本履职事项清单、配合履职事项清单、上级部门收回事项清单3张清单编制工作。根据上级的工作提示,在结合区本级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编发工作提示12期,牵头组织召开集中办公会3次,审核全口径清单3轮,征求各部门配合事项意见2次,不断完善全口径清单、归纳提炼形成“一件事”,进一步明晰街镇职责事项,理顺区级各部门与街镇职责关系,清晰界定基层的职责任务,避免权责不清导致的推诿扯皮现象。
四、深化关键领域改革,激发基层发展活力